发布时间:2025-10-16 23:48:56    次浏览
漯河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胡杰(右一)等在郾城区委书记王迎波(右二)的陪同下到郾城区视察社区矫正工作 ▲郾城区区长徐光华深入拆迁一线指导风险评估工作 ▲郾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方高峰到辖区调研平安建设开展情况 ▲深入当事人家中调解□记者薛华通讯员薛宏冰赛永刚/文图核心提示近年来,漯河市郾城区不断加大平安建设力度,走出了一条以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之路。在不久前召开的全省依法治省工作、省综治委和省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暨平安建设表彰会上,漯河市郾城区荣获“2015年度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区”称号。1完善评估机制规避风险隐患防控风险、服务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漯河市郾城区近年来发展的工作思路。该区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切实摆在重要位置,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实现了全区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郾城区坚定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措施等制定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对于被拟定为重点工程以及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问题,事前都严格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对13个重点项目实施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效消除了一大批涉稳隐患。2规范调解机制加强源头治理“俺村的俩村民因过道问题快打起来了,你们赶紧过来调解吧!”不久前,郾城区新店镇新店村村民拨通了该村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员的电话。得知消息后,调解员立即赶赴现场,控制局势,稳定双方当事人的情绪。在镇、村(居)、组“三级”调解员的努力下,一个多小时后矛盾双方达成和解,一场暴力冲突被及时平息。这只是郾城区人民调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郾城区不断强化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工作,完善调解机制。以新店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标准,采取现场会、推进会等形式,持续抓好其他镇(办)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抓好平台、网络、队伍“三规范”,扎实做好组织协调、分析研判、多元化解、督查落实等工作,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体效能。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具体实施意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和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积极发挥基层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退伍军人等“五老人员”和律师、驻村民警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完善区、镇、村(居)、组四级矛调网络,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 “农村的小事很容易变成大事,近年来,我们注重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就是要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郾城区综治办副主任刘东说。3织密防控体系网保障全区安全走在郾城区的街头,警灯闪烁,在街边、路口、商场随处可见专职巡逻队员的身影,他们徒步上街巡逻、接受群众求助。近年来,郾城区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区100名统一标配的保安专职巡防队,在城区主次干道、居民小区的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在此基础上,区财政投入480万元,新招录辅警160名,充实到公安110接处警工作一线。同时,该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群防群治,通过实施“红袖标”工程,推行保安进社区、进单位、进农村等模式。在技防上,不断加大科技防范力度,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范能力。城区新安装的高清探头,全部实现与漯河市公安局联网运行,城区重要部位、交通要道实现监控全覆盖。今年,该区将农村视频监控建设纳入2016年区政府10项民生实事之一,实现高清化全覆盖。同时,该区还将公众安全感指数作为衡量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一项硬指标。5月20日,该区召开全区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调查工作专题动员会。郾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方高峰进行专门部署,明确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政法机关,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突出重点,狠抓关键,齐心协作。调查、整改、落实,伴随公众安全感调查工作的持续开展,该区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呈上升趋势。4夯实基础建设积小“安”为大“安平安建设的任务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年来,郾城区坚持以平安创建为抓手,整合综治力量,推动平安建设竖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积小“安”为大“安”。哪里有平安建设哪里就有基层基础。继续加强基层综治平台建设。按照“五有”(有组织、有办公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办公设施)以及“三规范”(制度规范、资料规范、记录规范)标准,大力推进镇(街道)、村(居)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力争在年底前所有镇(街道)和村(居)达到规范化标准,真正发挥作用。持续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巩固近年来平安创建取得的成果,建立平安镇(街道)、平安村(居)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达标率在90%以上。广泛开展“平安学校”、“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交通”等活动,以小平安促进大平安。开展“三无小区”专项治理。组织召开各镇(街道)、公安、房管、城建等部门参加的“三无小区”专项治理会,制订下发了《郾城区“三无小区”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公安、房管、镇(街道)、社区等力量,对辖区内小区、楼院开展摸底排查,为后期的专项治理打下基础。开展寄递物流行业专项治理。联合公安、邮政、工商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寄递物流网点进行摸底排查,对不符合条件的网点,该完善手续的督促尽快完善手续,该清理整顿的依法处理,确保达到3个100%(100%实名寄递、100%收寄验视、100%X光机检验),消除寄递渠道安全隐患。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把平安建设宣传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让平安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和每位公民”是郾城区平安建设宣传的目标。今年,该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集中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度。龙城镇利用“桃花节”展出平安建设宣传展板;新店镇利用“草莓节”发放平安建设宣传彩页;孟庙镇利用农村庚会庙会出动平安建设宣传车辆,发放安全知识防范宣传资料……郾城区各单位也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平安建设相关内容。不同内容,不同载体的平安建设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平安建设的了解和关注度。在平安建设宣传工作中,该区还创新平安建设宣传手段,把平安建设宣传融入群众生活。在全区8个镇(街道)主要交通干道的两侧、文化广场的显要位置,设立4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户外平安建设固定宣传牌6处,并在全区8个镇(街道)醒目位置、人员密集场所、社区等张贴平安建设宣传粘贴画1200余张。另外,借助去年郾城区总工会在海河路、祁山路及黄河广场设立的劳动模范宣传滚动灯箱,设立平安建设宣传滚动灯箱,形成平安建设宣传一条街,成为郾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6千名干部下基层访民问安促和谐“开展走访入户调研活动,仔细了解黄庄基础设施、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村民收入、党员队伍建设等情况。”这是郾城区司法局派驻新店镇周石黄村干部刘国喜下基层服务工作记录里的一段文字,里面还详细记录了开展帮扶计划、下乡宣传、化解纠纷等内容。这样的记录本,郾城区基层的干部人手一本。今年2月底,郾城区在全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从95个区直及驻郾单位、8个镇(街道)选派近千名机关干部派驻到157个村(社区)、33家重点企业和32个重大项目。活动中,该区按照“派驻人员打头阵、部门支持当后盾、领导牵头负总责”的要求,选派优秀干部下基层,访民问安,各部门干部也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协调共建资源,定期研究共建工作,为单位选派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各单位下基层干部积极主动融入,找准工作的结合点,扑下身子,发挥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受到了群众的称赞。“驻村干部来了以后,给我们办了很多好事,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情况,现在大家都想着把生活过得更好,越来越和谐了。”郾城区龙城镇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献恒说。和谐、稳定、安全、宜居,这是近日记者在郾城区采访时得到最多的答案。群众的夸赞和该区获得的荣誉相一致,2016年上半年,该区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区”、“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郾城区人民检察院被表彰为“全省检察系统先进集体”,郾城区防范办被表彰为“全省邪教防范处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见证了郾城人致力于打造平安郾城的不懈追求,彰显了辖区的社会和谐度和群众满意度,也彰显着人民群众对平安和谐的社会秩序、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更高的期望。相信,随着平安郾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推进,郾城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